數字化轉型驅動智慧社區建設
智慧社區建設逐步推進
首先,頂層制度設計逐步完善。2022年,民政部等九部門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本構建起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這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理論邏輯、制度邏輯、實踐邏輯在社區建設具體工作上的體現。它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智慧社區建設指南》等頂層制度設計,以及各地智慧社區建設方案共同構成了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頂層制度設計。
其次,典型經驗總結力度加大。在各類政務信息推送中,均可見關于智慧社區建設的典型經驗分享。有的是專項內容,包括智能門禁、智慧停車、智慧微菜場、社區布設服務終端、老年人服務資訊、智能消防栓、高空拋物監控系統、智能煙感器、噪音監控等;有的是輿情收集整理、線上資政建言等鼓勵民眾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的路徑與方法;有的總結出智慧社區建設的具體模式,包括供需協調互動模式、推行“社區輸入+網上推送+部門響應”工作模式、互聯網+“全科社工”以及大數據+“雙十圈”等社區治理模式。
最后,建設內容覆蓋面逐漸擴大。以北京市順義區“趙全營鎮錦繡園等9個小區智慧社區建設項目中標公告”為例,2021年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人臉識別設備、車輛識別設備、雙目設備、智慧門禁設備(含人體測溫設備)、智慧社區管理平臺、安全接入網關、視頻接入網關、小區內部光纖鏈路、小區(或社區)至所在鎮之間的租用光纖鏈路等。上述建設內容由原來單一建設項目逐漸向系統全面地推進智慧社區建設項目拓展。另外,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大柵欄街道智慧社區建設項目中標公告中,不僅公布了建設內容,更有關于理念方面的表述,即智慧社區建設需采用規范化、開放式的理念。
安全風險掣肘智慧社區建設
第一,智慧社區建設質效有待提高。使用主體上的“一老一小”需求達成度低、社區App服務信息孤島、老舊社區的監控設備失靈、社區智慧大門進出無需識別、停止工作的停車場門禁桿、分類垃圾桶里的垃圾并未分類、隨處亂停放的汽車堵塞消防通道、亟待建設的無障礙通道等,致使智慧社區難以智慧起來。微信群、短信提醒成為鄰里間溝通信息的主要途徑,也構成社區發布信息的首選,智慧社區建設的產出率值得關注。
第二,居民廣泛參與智慧社區建設的熱情不足。強供給或強需求,都不是良好的供需互動關系。當供給的面和需求的面最大限度地吻合時,才能讓社區居民更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智慧社區建設中。用大數據賦能社區建設的同時,其題中應有之義已然包含了通過大數據助推社會治理之道,有效地推進網絡社會的心態感知和事件檢測。相比于鄉村社區,城市社區居民在地理居住空間上略顯封閉,很難在日常交往的基礎上對彼此共同關注的社區建設實際達成共識。廣泛的、主動的參與需要社區共同體的居民相互賦能,達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治理效果。
更重要的是,對網絡信息安全風險的關切程度明顯欠缺。涉及個人隱私的疫情流調信息外泄、在微信群傳遞涉密信息等,都將給個人、組織甚至國家造成十分嚴重的危害。當看到智慧社區帶來方便快捷的服務時,更要認識到信息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信息平臺管控中的漏洞被惡意攻擊、網絡詐騙、傳遞不當言論或流俗信息等,都將造成不良網絡言論、引發不良網絡輿情、侵害網絡生態環境,嚴重影響社區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治理秩序。這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夯實平臺安全基礎,提升居民網絡安全意識。
以數字化轉型驅動智慧社區建設
在建設理念上,需要宏觀規劃落位與微觀方案實施相結合。從宏觀政策規劃落實看,要充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治理方式變革,也要按照《“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擬構筑的共建共治共享數字社會治理體系主線勾畫社會治理信息化藍圖。從微觀方案實施看,要緊密結合新建社區、老舊社區等不同類型,分類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工作落實落細。從整體上繪制智慧社區建設藍圖,在具體起步實操階段充分調研,找準試點項目,總結試點經驗,分析研判問題,尋求解決路徑,再逐漸鋪開。
在建設主體上,需要內生動力與外部資源有效統籌。按照社區現有工作人員配置看,一是數量不足,以合肥淺水灣社區為例,該社區2019年有居民4500多戶,網格長僅11人,雖新發展了網格員,但數量明顯不足;二是智慧技能不夠,部分網格員、網格長開展的仍是線下服務。除最大限度地調動社區內現有技術資源外,可充分啟用社區所在地的高校、企業資源等廣泛地參與到建設中。高校智庫資源的持續性和企業社會效益建設的具體需求,將成為智慧社區建設的不竭動力。基于政府、社區、學校、企業等主體廣泛參與的協同建設模式,能有效地解決智慧社區技術需求與安全接入需求,有效應對網絡安全風險。
在建設內容上,將線上建設和線下建設有機結合。智慧社區建設既要考慮基于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指尖辦”“網上辦”流程線上培訓,例如利用稅務App線上代開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實現生活繳費線上支付等;同時也要考慮醫療、社保、民政等高頻服務事項,保留線下辦理渠道,為老年人、殘疾人“就近辦”提供便利。基于數字化支撐下的線下服務功能的擴展,有助于為居民提供更為專業化、特色化和個性化的服務。社區24小時服務崗亭終端接入,就能有效地解決因工作原因不能在工作時間到現場辦理業務的問題,從而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注:本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平臺會及時刪除。
行業新聞